【加入收藏】 【学院主页】 【师大主页】

皖江学院年鉴(2013)

发布时间:2016-05-10            浏览量:

【概况】2012年,皖江学院现有本科专业29个,专任教师430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98人,博士、硕士339人。在校全日制学生7735人。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96.02%

【教学工作】2012年,学院紧紧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和育人目标,坚持扩大规模与提高内涵同时并举,规范办学与深化教改双管齐下的基本工作方针和深化教改,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创建品牌的工作思路,以应用性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教学运行管理规范制度建设为主线,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依托安徽师范大学优质师资,坚持以服务大局为先,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本年度各项工作。

1.教育教学情况。2012年,学院根据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确定了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制定了教学工作的具体计划,采取了有效措施,教学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按照教育部第26号令文件精神,由教务处牵头,组织8个系共15个专业认真做好学士学位授予权迎评工作。在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经安徽省学位委员会专家评审,我院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汉语言文学等15个专业顺利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本年度我院与多家实习单位的合作关系持续稳定发展。一方面,坚持对内充分盘活学校资源,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另一方面,对外积极谋求社会力量的合作支持,继续拓展我院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尤其是加强与优质单位的联系,力求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12年,新增北京希尔顿酒店、芜湖沃尔玛等多个校外实践基地。为进一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2012年学院组织了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9名。本次比赛促使我院青年教师队伍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开展首届优秀教学奖和优秀教学管理奖评选工作。

2.教学研究工作。学院坚持以教科研引领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改革的思路,出台相关文件政策,多举措推进教科研项目建设,并取得显著成绩。2012年度,共11质量工程项目获省教育厅立项,数量居安徽省独立学院前列。同时,学院立项院级质量工程项目18项。【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方面,本年度成功获批省级科研项目3项,其中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项,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为鼓励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提高他们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与积极性,学院启动首批校级科研项目申报工作。2012年教师发表教科研论文和艺术作品50篇、出版著作2部、学院举办学术报告18场。

【党建与管理工作】

1.党组织建设。2012年,学院党委按照大学党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紧结合学院实际,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分党校开办两期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发展党员560名,其中发展教工党员3名。1214日隆重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委员会第一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学院党委领导班子。2012年,学院党委被大学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⑴举办讲座,践行雷锋精神、构建平安校园。38日,院团委和芜湖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在图书馆报告厅联合举办以践行雷锋精神、构建平安校园——送法律、送服务、进校园为主题的讲座。芜湖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团支部书记余亚洲担任主讲。余亚洲向听众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学习雷锋钉子精神、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的意义。

⑵举办图片展,弘扬雷锋精神。327日,由院团委主办、美术系承办的雷锋精神永放光芒图片展在院育才广场举行。展览旨在促进广大学生深入了解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意义。美术系学生会干部为在场人员讲解雷锋的生平事迹。展览持续到3月底。

⑶学院开展团干培训班,加强学生干部思想教育。1024日晚,学院第八期团干培训班暨12级学生干部培训班开班典礼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裕鑫出席开班典礼并为培训班主讲第一讲。此次培训班共开设六讲,围绕怎样对待自己的工作新生班集体建设的若干问题幸福人生规矩始学生干部的权利和义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的培养如何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对学生干部进行系统全面地培训,以帮助学生干部了解工作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⑷学院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学习十八大报告精神。118日晚,院学生处、团委在花津校区和皖江校区同时举行以聆听报告、畅谈理想为主题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学习座谈会,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开幕式上所作的报告,领会报告内容精神。座谈会上,与会人员通过视频集体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与会人员围绕教育公平高质量就业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3.宣传工作。2012年,学院宣传工作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展示办学成果、凸显办学特色为重点;以加强宣传管理、规范宣传纪律为抓手,举办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十八大宣传展,设立十八大精神学习专题网页,发布十八大学习活动新闻稿件共计14篇;下发《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关于加强宣传工作管理的暂行办法》(试行),进一步推动学院宣传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组织人员收看《张丽莉》等纪录片并座谈研讨,大力宣传教育系统时代楷模;举办七彩皖江教学成果展等系列活动,丰富宣传内容与形式;订购、使用LED彩色宣传屏,拓宽宣传平台。2012年度学院在各级各类媒体发布新闻宣传稿件达565篇,院网发稿376篇、外网发稿189篇,其中在安徽最大门户网站中安在线发稿72篇,安徽教育网13篇,安徽师大网站58篇。


【学科专业建设】

2012年学院确定诸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用的学科专业体系的专业建设目标,制订专业建设规划。以重视基础专业、提升传统专业、做强优势专业、扶植新兴专业、培育特色专业为指导思想,按照应用型为主、社会急需为先、支重扶新、突出特色、铸造品牌的基本思路,积极开展专业申报与建设工作,不断调整与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现设本科专业整理和201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学院对照新专业目录,对现设29个专业进行了整理,并将整理后的33个专业及其相关信息上报教育部专业信息库。同时,2012年成功获批网络工程、金融数学、金融工程3个新专业。

 1.学科建设。学院现有学科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6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应用性学科为主,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2.专业建设。学院根据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办学规模发展的需要,依托母体优势、挖掘社会资源,在集中精力办好现有专业的同时,注重培育特色专业。2012年美术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获院级特色专业立项,经济学专业获质量工程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

 

【师资队伍建设】

2012年,学院坚持以制度为保障、以名师为指引、以项目为带动、以奖励为促进,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培养机制。通过明确选聘思路、搭建成长平台、开展技能比武、组织观摩交流、立足岗位培养等具体措施,促进专任教师成长,取得良好成效。

2012年,学院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1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其中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项,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学院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技能训练培养,举办了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同时,为鼓励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提高青年教师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与积极性,学院启动首批校级科研项目申报工作,共立项校级科研项目30项,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1项,自然科学研究项目4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5项。

 

【学生管理工作】

1.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⑴服务学生,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以正面引导为主,确保信息能有效地畅通。对用电、防火、防盗等安全事项做到持续不间断地宣传,使广大同学对安全管理做到毫不松懈,不掉以轻心。配合后勤保卫处对皖江校区、花津校区、赭山校区宿舍进行了安全大检查,并对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私拉乱接电线、燃点蜡烛等违纪情况进行逐宿舍的彻底清查,对于违章电器坚决予以没收。本学年共进行四次全院卫生大检查,六次大功率电器抽查。

⑵健全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完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建立学生常规和质量管理随机督查机制,突出做好过程性动态监管和终结性检查评估相结合的教育管理。继续实施《关于加强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常规学生管理规范化工作的通知》,定期组织常规管理检查、抽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在全院通报。

⑶平安校园建设。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强化安全教育,健全安全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发挥学生处和各辅导员的作用,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和举办了各种形式的自救自护和逃生演练。并定期组织学生宿舍安全用电和卫生大检查,在学院各校区关键部位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和红外线报警系统,在花津校区学生宿舍安装了防攀爬铁丝网,完善了学校防盗设施。

2.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

⑴新生军训教育。2012911日,学院2012级新生隆重举行新生军训动员大会。学院高度重视新生军训工作和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新生入学教育包括军事训练、思想教育、学习教育、生活教育、安全教育、校规校纪教育、校风校训教育等多项内容。

⑵学院举行新生18岁成人礼暨新学期国旗升旗仪式。921日上午,学院在行政楼广场举行了2012级新生成人礼暨新学期国旗升旗仪式。伴随着庄严嘹亮的国歌声,国旗护卫队正步入场,十八岁成人礼暨新学期升旗仪式拉开了帷幕。学生代表杨乐带领新生面对国旗庄严宣誓。仪式上院宣传部部长戴长江对新生深情寄语。伴随着《年轻的战场》的旋律,新生列队跨过成人门,并在标有青春·责任·感恩·成长纪念横幅上签字明志。

⑶学院举行2012级学生校规校纪考试。126日晚,我院组织12级部分新生在主教学楼106—406教室进行校规校纪考试。旨在帮助新生熟悉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相关的奖惩措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

3.辅导员队伍建设

⑴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2012年学院学生处结合工作实际,健全辅导员例会制度,要求辅导员学习《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辅导员工作要求以及职责范围,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26日上午,学院举办了第一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全院近30名专、兼职辅导员参加了首场基础知识班情熟知情况笔试。笔试比赛后,学院举行主题班会才艺展示和应用比赛。主题班会内容包括策划书评审、现场组织实施;才艺展示和应用主要考察参赛选手在工作中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艺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本次比赛历时一个多月,分基础知识、班情熟知、主题班会、才艺展示和应用四个部分。经过初赛、复赛,最终电子工程系周新胜、经济管理系张铮、新闻系潘蓓蓓获得一等奖;旅游管理系邵敏、美术系方新、中文系张文萍等获得二等奖;新闻系李茜、电子信息系王超、媒体技术系方芳、外语系刘巍等获得三等奖;顾鹏等12人获得单项奖;电子工程系、中文系、旅游管理系分别获得团体第一、二、三等奖。

⑵学院举办辅导员科研立项培训讲座。115日上午,《高校辅导员学刊》编辑部陈九如教授应邀在学院第二会议室作题为高校辅导员的科研问题培训讲座。讲座内容详实,思路清晰,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了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清了今后科研工作的思路,明确了自身的发展方向。

4.学生素质拓展与社会实践。

⑴学院开展奇瑞公司参观之旅。33日,学院组织旅游爱好者协会91名成员集体前往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装车间的生产设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大家站在特设的空中参观通道上,目睹了现代化生产制造车间和高效有序的生产流水线下诞生的无数个奇瑞新生命,感受到发动机车间的设备和生产技术的先进,近500台数控设备工业联网、实时监控、灵活自如的机器人操作等。

⑵学院举办第五届自立自强 励志成才 报效祖国演讲比赛。411日晚,由院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院团委主办的第五届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报效祖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决赛在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最终,新闻系10级倪洁、新闻系09级朱磊分别以93.28592,.285的高分获得一等奖,其演讲视频将被推荐参加安徽省第五届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报效祖国半决赛。经管系10级曾楚然、外语系09级杨瑞、电子系10级张涛获得二等奖,旅游管理系10级张萌萌、中文系09级柴玉林与音乐系11级朱书寄获得三等奖。

⑶学院举办第六届勤学笃志大学生综合素质知识竞赛。413日晚,院第六届大学生勤学笃志知识竞赛决赛在南阶梯教室举行。活动由院学生社团联合会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协会联合主办。决赛分必答题、才艺展示、意趣智力题、主观题、风险题五个环节。在答题时,如遇特殊情况可以选择求助。经过精彩的对抗过后,电子二队夺得冠军,新闻一队、中文二队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⑷校园十佳歌手大赛。2012320日,院团委、学生会在主教学楼102103104105教室海选第七届校园十佳歌手参赛选手,共有150名选手报名参赛。本届校园十佳歌手比赛活动主题为学习雷锋精神,唱响三月红歌323日,院第七届校园十佳歌手初赛在实验楼音乐教室举行。最终,外语系11级王妍薇,经管系11级程媛、邓亚娣,中文系11级段化雨,新闻系11级李林泽,音乐系10级组合米凡、鲁晋,电子系10级张俊峰,媒体技术系11级程亚娇,旅管系11级程引,美术系11级组合“sweet shine”(甜蜜的阳光),获得院十佳歌手比赛前十强。

⑸皖江学子大讲坛。2012年,皖江学子大讲坛共举办16讲,此项活动是由院团委主办,社团联合会承办,旨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繁荣学术氛围、开拓学生的视野。活动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自我需要为基点,关注学生所需,演讲内容涵盖面大,容量大,要求思想健康,格调高雅,选材分布广泛,有讲历史文化的,有讲摄影艺术的,也有讲心理保健的,甚至还有以星座神话为主讲内容的。皖江学子大讲坛为莘莘学子提供表达正确思想和言论,畅谈思想、人生,展示皖江学子风采的一个平台。

⑹学院举办第四届DV大赛。2012425日晚,院团委、学生处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第四届校园DV大赛决赛暨第二届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选拔赛。参赛作品各有特色,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经过角逐,DV工作社作品《最美的等待》摘得DV大赛桂冠,其创作者之一陈小明获得最佳摄影奖《青春印记》的创作者秦宇倩获得最佳编剧奖,《遗失在记忆中的城堡》的导演王彪获最佳导演奖。

⑺学院举办第七届校园舞蹈大赛。524日,第七届校园舞蹈大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比赛由学生处、院团委主办。最终,音乐系《我生长的地方》荣获特等奖,新闻系《雨忆江南》获得一等奖,中文系《军歌嘹亮》、媒体技术系《沂蒙情》获得二等奖,经济管理系《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外语系《送别》、美术系《喜水》获得三等奖,旅游管理系《破茧成蝶》、电子系《舞者青春》、化学系《最天使》获得优秀奖。

⑻学院举办爱与感恩演讲比赛。527日晚上,爱与感恩” 演讲比赛在图书馆报告厅激情开展。最终,中文系11级王晓露、新闻系11级翁锡尧、王茂芸夺得一等奖;新闻系11级夏国霞、中文系11级杨丹获二等奖;新闻系11级高爽、新闻系11级陆媛媛、外语系10级陈竹琴获三等奖。此外,中文系11级王晓露、外语系10级陈竹琴分别获最佳校园演讲达人奖和最佳人气奖。

⑽学院开展优秀学生社团评比活动。1128日晚,2011—2012学年优秀学生社团评比现场PPT展示汇报会在主教学楼106教室举行。经过角逐,爱心协会以96.4分的佳绩夺得桂冠,皖江国学社、旅游爱好者协会分别以94.8分、91.8分紧随其后。最终成绩将在12月份的年度学生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公布。

 

【招生就业工作】

1.招生工作。2012年我院招生工作进展顺利,完成预期目标,招生专业27个,5省生源,计划招生数2300人,实际录取数2300人,其中最低投档线文科532分(超三本线20分),理科450分(超三本线15分),艺术类第四批美术综合分656.22分(超省控制线38.49分),第四批音乐综合分535.8分(超省控制线30.07分),体育类录取最低分137.93(超省控制线0.12分)。新生报到率92.87%。其中美术类第三批次录取属于学院自主招生,计划招生160人,摄影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各80人,其中摄影专业报名数354人,实际录取到第285名,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报名数391人,实际录取到第302名。全年招生工作分为宣传、校考组织实施、暑期录取、数据整理与总结等环节。

2.创业就业工作。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强化实践,成绩显著。启用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在就业信息网建立“一体化系统”链接入口,供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注册、使用。为毕业生搭建更加快捷、更加广阔的就业信息平台。开展“求职择业、你我同行”系列活动。举办考研经验交流会学生指点迷津,分享考研经验。“求职择业、你我同行”系列活动是学院明确就业方向、提升就业能力、提高就业机会的重要工作之一。,学院2012届毕业人数为1506人,年终就业人数为1446人,待就业60人,就业率已达96.02%。其中130人考取研究生,3名学生考取选调生,1名学生成功加入西部计划志愿者行列,20人被招录为大学生村官,8人实现自主创业。

 

【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2012年,学院通过搭建对外项目合作平台(与英国高校建立“4+1”的本硕连读项目,与台湾、香港地区高校开展师生交流项目等),汲取国(境)外先进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优势,以此推动学院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提升办学质量,打造皖江学院国际教育的特色和品牌。

学院参加了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的“第五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建立了与德国应用型高等院校的联系,探讨国际先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为下一步双方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打下基础。

学院参加了安徽省应用型高校联盟对台交流与合作活动,与台湾高校展开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并与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等高校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

2012年度,学院共聘请了来自4个国家的9名外教,为外语教学及专业建设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


【重要活动、事件】

17日在安徽省2011年度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中,我院教务处荣获安徽省2011年度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教务处教务科孙娟老师获安徽省2011年度高校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31日我院申报的学前教育、社会体育、文秘教育3个专业名列其中并获准从今年开始招生。

41日学院正式启用“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并在就业信息网建立了“一体化系统”链接入口,供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注册、使用。

531日安徽省学位委员会发文批准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学院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等15个本科专业为学士学位授予专业。

615日由闫蒙钢教授牵头申报的《构建安徽省独立学院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研究》课题喜获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这是我院独立办学以来获得的第一个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1118日香港宝文置业(安徽)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徽师范大学1978级校友王大明做客皖江大讲坛,在花津校区敬文图书馆报告厅为现场师生带来了“逆境成才”的主题报告。

上一篇:前一记录->皖江学院年鉴(2014)

下一篇:后一记录->皖江学院年鉴(2015)